江南工业集团:二十昼夜的极限攻坚
2025-08-19 15:53:56          来源:江南工业集团 | 编辑:易阳思 | 作者:凡永磊          浏览量:7456

雨湖融媒8月19日讯(通讯员 凡永磊)当面对“必须通过技术验收”的命令下达,常规需要数月的高难度研制任务被压缩至20天的情况时,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Z系列产品项目团队全力以赴,昼夜奋战,连闯验收大纲编制评审、试验大纲编制评审、样机装配、静态检测、两次转场试验等多道关卡,最终以高质量成果通过技术验收,将“不可能”改写为了“使命必达”。

被压缩到极致的战役

项目启动的哨声,从一开始就带着倒计时的急促。因前期总体单位研制进度滞后,要求监管介入较晚,整个项目在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后一度陷入停滞。而当攻坚需求迫近,总体单位希望尽快取得技术验证成果,监管单位则要求按竞标承诺加速验收。多方因素交织下,原本需数月推进的研制流程被硬生生压缩至20天。

“每个环节都像齿轮般必须精准咬合,一秒钟都耽误不起。”江南工业集团该项目负责人雷勇涛的话,道出了这场战役的紧迫。从图纸协调到装配计划,从评审组织到试验准备,任何一个节点的卡顿,都可能让整个任务功亏一篑。

织就协同作战的“高速网络”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项目团队没有退缩。他们深知,这场战役的决胜关键,不仅在于技术硬实力,更在于协同软实力。

作为项目的“神经中枢”,江南工业集团科技部认真组织协调推进。科技部规划室主任凡永磊,化身精密齿轮,穿梭于总体单位、监管单位与公司各部门之间协调计划安排;江南杰出青年郑佰安快速组织各项评审、协调试验场开辟“绿色通道”;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刘帆紧急调配物资、推动监管要求落地……原本各自为战的单元,在高效协同下凝聚成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

雷勇涛更是以“连轴转”的状态冲锋在前,每天往返于研究所与生产试验现场。外部单位遇技术瓶颈,他立刻组织远程支援;总体单位需求调整,他当即牵头技术优化;监管单位提出要求,他第一时间制定方案。数十个资源调配、技术接口、进度冲突的难题,在无数通电话、一场场协调会中被逐一化解。

各条战线迸发“极限战斗力”

协同网络的高效运转,为技术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研发与生产部门打破壁垒并肩作战。科技骨干童宗宝与刘智华分别承担不同类型产品,积极协同,确保工艺评审、生产准备检查、装配、检测等环节实现“无缝衔接”。

与时间赛跑,装配车间的灯,20个昼夜从未熄灭。技术人员与工人师傅轮班接力。青年骨干廖晨与毛立领头高质量快速完成了原本需要数天的样机装配任务。静态检测环节,检验人员分组同步作战,进度几乎与装配“齐头并进”。39℃的试验场上,团队如精密野战部队般高效行动。女设计师李文娜,充当起了现场后勤保障,手持测量工具奔忙其间,并时刻联络解决各岗位突发问题。青年骨干毛立与熊钟洋将靶板吊装、长途运输等试验准备工作做到位,两次转场试验均实现“产品到场即准备、准备就绪即试验”的完美衔接。

当技术验收评审会最后一项议程通过,会议室里爆发的热烈掌声。这是对20个昼夜极限奋战的最好回馈。“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繁重任务且质量过硬,堪称高效执行的典范!”总体单位、监管单位及评审专家的评价,道出了这场胜利的分量。

责编:易阳思

来源:江南工业集团

  下载APP